腹腔鏡外科習題及答案 第1頁共16頁腹腔鏡外科習題及答案A1型題1.現(xiàn)代腹腔鏡外科正在經歷的三部曲是()A.全腹腔鏡式→腹腔鏡輔助式→手助腹腔鏡式B.手助腹腔鏡式→腹腔鏡輔助式→全腹腔鏡式C.手助腹腔鏡式→全腹腔鏡式→腹腔鏡輔助式D.腹腔鏡輔助式→全腹腔鏡式→手助腹腔鏡式E.全腹腔鏡式→手助腹腔鏡式→腹腔鏡輔助式2.下列對腹腔鏡外科的描述中,不正確的是()A.利用腹腔鏡和電視攝影機,將腹腔內情況顯示在電視屏幕上,以專用手術器械通過穿刺套管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技術B.需在腹腔內注人二氧化碳,形成人工氣腹,為觀察和操作提供空間C.腹腔鏡已完全可取代傳統(tǒng)的外科手術D.以開放手術為基礎,以開放手術為后盾,與傳統(tǒng)腹部外科相輔相成E.利用特制拉鉤插入腹腔或鋼絲穿人皮下,借助機械力把腹壁提起,稱免氣腹法3.下列對腹腔鏡手術操作注意事項的描述中,不正確的是()A.手術時須保持有效的氣腹,腹內壓應保持在12~15cmH2OB.腹腔鏡與手術器械的方向宜一致C.一般來講,穿刺孔間的距離應足夠大,以免腹腔鏡與手術器械相互干擾D.主要操作套管之間應呈90°E.手術器械以腹壁為支點,操作方向和常規(guī)手術相反4.腹腔鏡手術CO2氣腹的最嚴重并發(fā)癥是()A.皮下氣腫B.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C.心律失常D.氣體栓塞E.下肢靜脈血栓形成5.腹腔鏡操作中引起臟器損傷最常見的原因是()A.電刀損傷第2頁共16頁B.分離損傷C.撕剝損傷D.鉗夾損傷E.牽拉損傷6.下列腹腔鏡手術中穿刺建立氣腹的注意事項中,不正確的是()A.術前留置胃管和尿管,防止胃及膀胱過度膨脹引起損傷B.選擇合適的、性能良好的氣腹針和套管針C.無腹部手術史者可采用臍上緣、臍下緣切口穿刺D.有腹部手術史者盡可能遠離原切口5cm以上穿刺E.穿刺皮膚切口應稍小于穿刺套管的直徑,以防漏氣7.下列情況中,不宜實施腹腔鏡手術的是()A.糖尿病患者B.既往曾行剖宮產手術,現(xiàn)準備行膽囊切除者C.年齡>60歲者D.凝血功能障礙未糾正者E.特發(fā)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準備行脾切除者8.腹腔鏡在腹部外科的應用范圍中,不包括()A.腹腔鏡探查診斷術B.腹腔鏡膽囊切除、膽總管切開探查術C.腹腔鏡胃腸、闌尾、結直腸手術D.腹腔鏡肝、胰、脾手術E.腹腔鏡下腹主動脈瘤切除手術9.下列選項中,哪項不符合腹腔鏡外科的應用準則()A.充分考慮切口創(chuàng)傷與手術本身內在創(chuàng)傷的比值B.先選單純切除或重建類手術,再選切除、重建并存類手術C.手術指征的掌握應綜合患者的病情及術者的臨床技能D.中轉開腹只是手術方式由首選向次選的轉變,并非手術治療的失敗E.要考慮患者的利益,不考慮經濟效益10.下列對腹腔鏡手術中轉開腹的描述中,錯誤的是()</p>
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細節(jié)處理 第1頁共3頁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處理細節(jié)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處理細節(jié)1、闌尾系膜的處理闌尾系膜的處理實際上是處理闌尾動脈,闌尾動脈是回結腸動脈的終末分支,經回腸末端后方進入闌尾系膜沿系膜游離緣走行至闌尾尖端,沿途發(fā)出2、3個分支至闌尾,闌尾靜脈與動脈伴行。
LA術中如果試圖解剖闌尾系膜,尋得闌尾動靜脈后再單獨處理血管可能不是明智之舉,因為那樣闌尾動脈經常會回縮出血。
腹腔鏡手術中能可靠處理闌尾系膜的方法有以下幾種:(1)以切割吻合器或Endoloop以及Ligsure處理闌尾系膜后電凝離斷切割吻合器等處理牢靠,但費用高。
(2)以鈦夾或可吸收夾以及Ham-e-lok夾閉闌尾系膜血管后電凝離斷鈦夾使用起來操作簡便,費用低,易于在手術中使用,但遇到闌尾系膜明顯水腫、增厚時,會出現(xiàn)鈦夾一次不能完全夾閉系膜血管或出現(xiàn)切割作用等情況,導致術中活動性出血,急忙中多次上夾止血,則增加副損傷機會,這種情況下筆者的體會是使用多枚鈦夾從系膜邊緣呈階梯狀鉗夾,一邊鉗夾,一邊切斷,直到闌尾根部。
但鈦夾留置體內對日后CT、MRI的影響及鈦夾引起的消化道穿孔并發(fā)癥也有報道。
(3)以腹腔鏡下縫合、結扎技術結扎闌尾系膜后電凝離斷腔鏡下縫合、結扎技術對術者技術要求稍高,也最經濟、實用,但要記住腔鏡器械打結一般較松,結扎二道可以很好的確保安全,結扎線長度取8cm最適合。
(4)以超聲刀直接處理闌尾系膜超聲刀切割精度高,凝血可控制,可以直接處理直徑0.5mm至3mm的血管,闌尾系膜血管直徑<2.5mm,超聲刀可以直接切開和凝固,而且也減少了由熱傳導引起的副損傷,縮短了手術時間,其應用效果是安全可靠的,但費用不菲,其最大優(yōu)點是無任何金屬異物殘留,是處理闌尾系膜的最佳選擇。
有一些醫(yī)生沿闌尾管腔邊緣鉗夾組織,直接電凝切斷闌尾系膜,不做其他處理,一般認為此法欠妥,尤其術后患者血壓升高、血栓脫落將造成嚴重后果。
2、闌尾根部的處理闌尾根部的處理是LA術中最重要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它的處理失敗將導致嚴重后果,尤其是術中認為處理牢靠,但術后卻發(fā)生腸漏,從而引發(fā)醫(yī)患矛盾。
最好根據(jù)闌尾根部具體情況分別處理:(1)對于炎癥不重、韌性較好的闌尾根部應用套扎器或自制Roeder結套扎處理較好,也可應用7號線腔內打結。
一般不應用鈦夾、可吸收夾和Ham-e-lok處理,因為它們能夾閉的組織較少以及對組織的壓榨作用較大,這樣會導致術后闌尾殘端脫落引發(fā)穿孔。
為了防止打結時線結滑動而達不到闌尾根部的情況發(fā)生,我們可以用帶線縫針在闌尾根部漿膜下淺縫一針再結扎,另外,先用分離鉗在根部系膜開窗引線結扎根部后再處理闌尾系膜,這樣也能保證結扎時結扎線不至滑離闌尾根部。
一般結扎1~2道(結扎2道相距不能太大,否則兩道結扎線之間闌尾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