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員中心戶創(chuàng)建活動經驗交流:黨員中心戶織牢群眾連心網(wǎng) 黨員中心戶創(chuàng)建活動經驗交流:黨員中心戶織牢群眾連心網(wǎng)黨員中心戶創(chuàng)建活動經驗交流:黨員中心戶織牢群眾連心網(wǎng)為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,拓展黨員聯(lián)系服務群眾的新途徑,**縣積極開展“黨員中心戶”創(chuàng)建工作,以“黨員中心戶”作為關鍵樞紐,通過輻射聯(lián)系一批黨員,服務帶動一方群眾,使黨員的“小中心”得以施展“大作用”,讓組織的“小陣地”支撐起“大格局”。</p>
一、明確標準建“戶”。
一、明確標準建“戶”。
按照“居住相鄰、易于集中、便于管理、務實管用”的原則,充分考慮村民小組劃分和黨員家庭位置分布情況,通過民主推薦、支部提名、黨委審查、公開公示四個步驟,重點從村“兩委”成員、網(wǎng)格員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、在職黨員、“四老”人員等群體中,精心挑選出3100余名黨性觀念強、積極熱心、樂于奉獻的黨員家庭選為“黨員中心戶”。
每個“黨員中心戶”至少聯(lián)系5名黨員,每名黨員均聯(lián)系群眾,推動形成“村黨支部+村民小組(黨小組)+黨員中心戶+群眾”組織體系,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組織就在家門口、黨員就在身邊。
統(tǒng)一設計“黨員中心戶”門牌樣式,鄉(xiāng)鎮(zhèn)負責指導村級開展授牌儀式,推動“黨員中心戶”亮身份、擔責任、樹形象。
二、明確職責用“戶”。
二、明確職責用“戶”。
充分發(fā)揮“黨員中心戶”貼近基層、接觸面廣、了解村情、有一定群眾基礎等優(yōu)勢,明確其作為政策宣講員、民意調查員、致富幫帶員、矛盾調解員、群眾服務員、文明監(jiān)督員、法律宣傳員等七大職責,切實發(fā)揮“黨員中心戶”橋梁紐帶效能。
依托紅色物業(yè)、金太陽服務站、居民議事點、共富食堂等場所,打造黨員中心戶服務350余個。
通過常態(tài)化開展送學上門、政策宣傳、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幫扶、矛盾糾紛調解、重點人員幫扶、文明新風培育等工作和服務,使之成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中堅力量。
今年以來,累計解決困難訴求780余件,為村民做實事好事1120件,有效延伸了基層服務觸角,激活了基層黨組織的“神經末梢”,打通了黨員服務群眾“最后一米”。
三、完善機制管“戶”。
三、完善機制管“戶”。
建立“黨員中心戶”學習制度,結合黨員大會、主題黨日等,每月定期組織學習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、政策法規(guī),引導“黨員中心戶”參與村級事務管理。
每半年舉辦一次培訓班、座談會,邀請專家講解最新政策和實用技術,提升黨員中心戶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。
建立季度觀摩交流制度,每季度組織一次觀摩交流活動,晾曬成效,交流經驗,以點促面。
建立積分管理制度,村黨支部根據(jù)“黨員中心戶”的日常表現(xiàn)和群眾評價進行積分累計,積分可到超市兌換禮品。
以“黨員中心戶”工作實效為依據(jù),開展年度群眾滿意度評價、評選優(yōu)秀“黨員中心戶”、推薦納入村級后備力量等系列活動,對先進典型進行表彰,激發(fā)正向激